学术活动
景星讲坛第40讲回顾

发布时间:2025-01-02 发布者: 访问次数:

  2024年12月24日下午14点30分,我院主办的“景星讲坛”第40讲在西区歌乐楼报告厅C成功举行。本次邀请到我院杨伟教授担任主讲人,进行了以“游牧于中心与边缘之间——区域研究视域下的日本文学研究”为题的新文科综合素质教育讲座分享。王宗瑜副教授主持讲座,日语专业在校二、三年级本科 生、研究生以及部分专业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图片        首先,杨伟教授解读了日语“地域研究”的含义,其对应的中文为“区域研究”及“国别研究”。伴随国际关系论演进,其研究范畴已拓展至地区、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多领域。在谈及国别学、地区学与“国别研究”“地区研究”差异时,杨伟教授强调应加强自身学科构建、学术独立与自律,倡导国际关系论和传统学科融合互补,整合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形成跨学科研究格局。同时,他指出“区域研究”起源于美国,早期含有殖民主义的、文化帝国主义式的因素,需反思知识结构中的“常识”、政治及意识形态问题。

图片

杨伟教授接着介绍了“作为区域研究之下位领域的日本文学研究”,强调区域研究的跨学科性所带来的超越性视点和对知识结构的反思性批判思维乃是包括日本文学在内的日本学作为“区域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他还聚焦于“游牧”、“中心”与“边缘”三个关键词,通过介绍德勒兹和伽塔利的“游牧思想”,强调应摆脱思维定式与理论束缚,打破确定性。同时,杨伟教授围绕学术的“中心”与“边缘”话题,以关于芥川龙之介、村上春树、黄瀛等的具体研究成果为例,阐述二者的动态变化趋势,鼓励学者和学生立足“边缘”努力与“中心”进行包括“附和、扩充、对峙、反击、颠覆”等方式在内的各种意义上的“潜对话”。

讲座尾声,杨伟教授还补充了理论的适用性问题,以赵京华等著名学者的研究为例,提出日本不单是学术课题,更是一种思想资源,要让日本文学研究从边缘迈向中心,需要将日本文学作为认知世界的镜像,日本文学才能成为我们重建文化主体性的学术思想资源。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景星讲坛第40讲落下了帷幕。

图片

 撰文丨殷樱菲儿 杨煜煊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景星讲坛第39讲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