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川外日院“三下乡”丨从花间到布上:植物染绣的奇妙体验记

发布时间:2024-07-22 访问次数:

  植物绣染,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植物提取出的染料对布与线进行染色,并将染布和刺绣结合在一起的技艺。

       713日到15日,我们有幸跟随植物绣染非遗技艺传承人刘萍老师体会非遗技艺,感悟植物绣染的自然之美。


【初学】

      13日的上午,刘萍老师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同学们大致了解了植物染绣的产业链,以及博物馆研学项目。听过刘老师的讲解之后,我们理解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过程,而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传统技艺的延续和发展。同时刘老师还提及了现在木棉的种植和利用情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她作为传承人的坚守。

  刘老师讲述的内容让我们受益匪浅。课程结束后,刘老师拿出了准备的工具——木框以及珍贵的植物染手工线。





  刘老师向我们介绍,这些线染色的原料萃取自花草之中,斑斓的色彩中让我们感受到“隐于南山”的宁静,不由得更加向往这项神秘的非遗技术。

丝线细如发丝,泛着细腻的光泽;棉线粗糙结实,给人以质朴之感。在了解了“绕线”的步骤过程后,刘老师将线束分发到我们手中后,我们便开始了体验。




  刘老师细细地给我们讲解绑线缠线的细节,大家逐渐上手起来。原本以为这只是简单重复的缠绕,但似乎是我们过于自信了。明明整齐的线却不知怎么的在缠绕的过程中慢慢搅成了“一团乱麻”。





  “绕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每根线排布的均匀,尽量保证每根线之间不存在交叉和缝隙。还有配色,怎么让它看起来和谐,我觉得这是最难的部分。”陆诗怡同学分享着她的感受。

  随着时间的流逝,队员们也逐渐变得得心应手起来,很快便有了明显的进展。




同学们用自己的成果拼成了川外的英语缩写




        14日上午,刘萍老师给我们的队员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学课堂”。

   课堂上,刘老师首先带我们领略了几种特别的“花”:以纸和布甚至是扭扭棒作为材料制作而成的“花”。







   为了培养我们的审美,刘老师借一幅作品向同学们发问:作品在材料选用上为何用布而不用纸。大家都纷纷抒发自己的观点。“纸给人一种轻薄的感觉,木头是粗糙、厚重的感觉,所以纸和木头不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选用布的这种材质。布的肌理与木头更衬,借助这样的搭配让布和木头产生了美的碰撞。”老师最后如是解释道。





  这堂短短的课教会了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努力从这些平常的、甚至不起眼的地方去发掘事物不易察觉的美,要具有发现美的眼睛,培养思考美的大脑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着眼于细微之处,才能更多发现美。


【细品】

        15日,刘萍老师带领我们体验“染织绣”中的“染”与“绣”的部分。

刘老师首先为我们演示了染布的流程。她熟练地将布缠绕、折叠,而后将布浸入染缸中,很快染液就一点点渗透入布中,不一会儿原本淡黄色的素布就染上了漂亮的蓝色。







   同学们跃跃欲试,跟着老师的步骤学着去染布。老师告诉我们,浸泡过程中不同的操作细节会染出不同的样式,每一块植染的布都是不可复制的。







   耗时一个上午,大家染出了五块不同颜色与浓度的布,看着阳光下随风摆动的植染布,大家都为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





  下午,我们开始尝试刺绣。刘老师给我们一人一个绣绷,让我们以针为笔,在布上创作自己想要的图案。

  刘老师向我们传授了结籽绣的针法。针线在布间不断穿梭,过程中不乏有刺破手指的队员,但大家都没有停下进程。一针一线间,古人追求的和谐之美,映于眼前。




  最后大家都绣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成品,线条小狗,蝴蝶,花朵等形态各异。刘萍老师一一点评了大家的作品,也对作为初学者的大家敢于尝试的精神表示赞扬。




【回味】

  一圈圈重复缠绕,一针一线的缝绣,不仅是要我们沉淀下浮躁的心性,更是让我们在丝线、布料与手指的触碰间感受来自自然的生命力,共情于十年如一日致力于钻研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们。





  刘萍老师说,植物染原料的寻找是一件非常之困难的事情,查阅典籍、翻山越岭都只是小事。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一种色彩的萃取都来之不易,我们手上的每一根植物染的线、每一寸布都如同珍宝。同样,我们将来自大自然的宝物通过染绣呈现于布上,更能直观体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植物染它(记录的)不是动态的花朵,我们记录的是他生命消失的最后那个瞬间的状态,不是记录它盛开的状态。我们把它最后生命消失的,最后给它留在了布上,留在了线上。”刘萍老师介绍道。这是独属于植物染的魅力,也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她坚信,只要我们用心,植物染绣就能在新的时代里继续传承下去,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刘老师的教诲让我们深感,每一个传统技艺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和尊重这些传统技艺,才能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